风波乍起,大V的“双面人设”与会议室的秘密交易
近期,蘑菇影视平台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漩涡。用户发现部分热门剧集突然下架,付费会员权益缩水,甚至出现莫名扣费现象,一时间质疑声四起。正当网友将矛头直指平台运营方时,一则匿名爆料却将焦点转向了某位坐拥千万粉丝的影视类大V——“影评老A”。
据内部人士透露,风波爆发前一周,“影评老A”曾频繁出入蘑菇影视总部会议室。表面看来,他是以“内容顾问”身份参与平台优化讨论,但实际动作却远超常规合作范畴。会议记录显示,老A不仅强势干预剧集排期,还以“用户偏好分析”为由,要求平台加大对某几部作品的推广力度——巧合的是,这些作品均与他个人投资的制作公司有关。
更令人瞠目的是,老A在会议室中抛出了一份“舆情管控方案”。他提出以“限流冷处理”应对用户投诉,同时动员旗下水军账号引导话题转向,甚至建议平台以“技术升级”为借口暂压下架争议剧集。这一系列操作被与会者形容为“冷静到疯狂”——仿佛用户权益只是他棋局中的筹码。
为何一位以“客观中立”自居的大V甘愿卷入如此漩涡?深挖后发现,老A早已通过控股公司间接参股蘑菇影视,并在多个热门IP中持有分成权益。会议室中的“建议”,实则是为保障自身利益链条的精准布局。而当用户愤怒冲垮平台口碑时,他早已备好第二套剧本:以“行业观察者”身份发布视频,痛心疾首批评“平台缺乏责任感”,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。
从操控到反噬,一场无人幸免的行业警钟
老A的算计并非天衣无缝。会议结束后第四天,一份录音文件在匿名论坛流传。录音中,他略带讥讽的声音清晰可辨:“观众骂得越凶,咱们的剧越有关注度,黑红也是红!”这段录音像一颗炸弹,瞬间撕裂了他的“公正人设”。粉丝哗然,广告主撤离,连合作品牌也火速删除了他的宣传帖。
蘑菇影视平台同样未能幸免。用户发现,老A推荐的剧集实则质量低下、注水严重,而真正的高口碑作品却因“不符合推广标准”被雪藏。舆论反噬下,平台日活数据暴跌,应用商店评分一度跌破3星。更严重的是,监管部门介入调查,要求平台公开说明内容筛选机制与会员权益变动原因。
这场闹剧暴露了影视行业长期存在的顽疾:部分大V以“权威”之名行“牟利”之实,平台为流量妥协内容原则,用户则在信息不对等中成为待宰羔羊。但民众的清醒速度远超预期——网友自发整理“避雷清单”,成立维权社群,甚至发起“透明化运动”要求公开内容合作条款。
老A的疯狂终是作茧自缚。最新消息显示,其团队已解散,多个合作项目无限期搁置。而蘑菇影视则连夜发布道歉声明,承诺重构审核机制,并成立用户监督委员会。一场风波看似平息,却留给行业一个残酷启示:当内容与资本捆绑过紧,当话语权成为生意工具,所谓的“共赢”终会演变成全员输家。